12月9日-10日,由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支持的“第三屆全球健康學術研討會”召開了線上會議。本次大會共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國內外健康領域的頂尖專家,圍繞全球健康多邊合作,共筑全球健康體系,創新疫苗和藥物研發等熱點問題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建言獻策。
“第三屆全球健康學術研討會”于12月9日-10日順利召開
大會開幕式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謝心澄院士致辭發言。他提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是中國支持基礎研究的資助機構之一,一直堅持以人民健康、追求創新為導向,并且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機制,共同支持全球健康領域研究。希望借本次大會能和深圳市政府、大灣區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國內、國外傳染病防控工作對話與交流,為更好控制結核病和新冠提供有效的機制平臺。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院士為大會致辭。他表示,當前我國提出“以健康為中心”的目標,與本次大會的宗旨一致。鐘南山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社會進一步加強全球健康合作,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全面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賀青華巡視員為大會致辭。他表示,我國在這三年來的新冠疫情防治與實踐中,通過不斷修訂、調整防控策略和診療方案,以戰略的穩定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極大程度保障了全體人民的生命安全。希望通過大會交流,所有參會嘉賓一起分享人類歷史中抗擊傳染病的優秀經驗,加強交流合作,形成全球共識,同時也展示中國在與傳染病抗爭過程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鄭志杰主任致辭發言表示,基金委與基金會聯合資助舉辦的“全球健康學術研討會”已經成為促進中外科研人員就全球健康領域的前沿問題進行分享與對話、推動科研國際合作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鄭志杰說,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包容性創新的一股重要力量,而極具“開放”與“創新”精神的深圳也為本次研討會賦予了特殊意義。蓋茨基金會將一如既往促進中國強化國際科技交流、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推進基礎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中國發揮創新潛能,將健康衛生領域的產品、技術和有效經驗與國際社會分享。
此外,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吳紅艷主任也出席了本次大會并致辭,預祝本次大會順利舉辦。
開幕式致辭嘉賓及專家在線合影
大會首日以“加強全球健康多邊合作,共同構筑全球健康體系”為主題,分別就傳染病起源、實踐與探索以及全球健康國際合作、新藥研發等方向邀請了饒子和院士、顧東風院士、魏于全院士,以及來自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等一批全球頂尖學者參會并發表主題演講。同時,還有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家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機構和合作單位的專家、學者近130人在線參會交流。
在12月10日,大會聚焦結核病流行及新藥研發、COVID-19流行常態化防控經驗及變異研究新方向、數字健康的應用、全球健康藥物研發及臨床研究等多個專業領域,分別圍繞“結核流行與全球健康”、“COVID-19流行常態化與全球健康”和“全球健康疫苗和藥物研發”三大主題設立分會場,同時進行報告。本次大會為業界專家搭建了結核病群防群控和新冠肺炎防治的重要交流平臺,共同促進全球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域的對話和交流。
截至發稿,本次大會在線各直播平臺累計接入近25000余人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